PCB layout设计是将抽象的电路理念转化为具体物理实现的桥梁,一个优秀的PCB layout设计,不仅要确保电路的正确连接和信号的稳定传输,还要兼顾产品的散热性能、可制造性以及后续的维护便利性。那么,在这项既需要严谨科学又融入艺术创意的PCB layout设计过程中,我们究竟应该关注哪些细节,才能打造出既实用又美观的PCB板呢?下面造物数科小编将为您一一揭晓。
在PCBLayout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关键细节:
一、布局细节
1、合理分区
按电气性能划分:将电路板划分为数字电路区、模拟电路区和功率驱动区等,以减少相互干扰。
布局原则:重要的单元电路、核心元器件应当优先布局,遵循“先大后小,先难后易”的原则。
2、靠近放置
功能电路集中:完成同一功能的电路应尽量靠近放置,调整各元器件以保证连线最为简洁。
关键信号优先:ADC(模数转换器)等关键信号线应尽可能短,以减少信号衰减和干扰。
3、特殊元器件布局
发热元件:应放置在利于散热的位置,如PCB的边缘,并远离微处理器芯片,必要时考虑热对流措施。
高频元件:应紧挨着放置,以缩短他们之间的连线。
敏感元件:应远离时钟发生器、振荡器等噪声源。
可调元件:如电位器、可调电感器、可变电容器、按键开关等,布局应符合整机的结构需求,方便调节。
质量重元件:应采用支架固定,确保安装位置和强度。
EMI滤波器:应靠近EMI(电磁干扰)源放置。
4、去耦电容布局
每个IC附近:在每个集成电路的电源输入脚和地之间,需加一个去耦电容,以保证电源的稳定性和减少干扰。
布局原则:去耦电容应尽量靠近IC的电源管脚,与电源和地之间形成的回路最短。
5、布局均衡与美观
疏密有序:布局要求均衡,不能头重脚轻或一头沉。
整齐美观:同样的器件要摆放整齐、方向一致,便于生产和检验。
二、布线细节
1、线宽与线距
根据电流和信号频率选择:信号线宽一般为0.2~0.3mm,电源线宽应更宽。线与线之间和线与焊盘之间的距离也要保证一定的安全间距。
电源线和地线:应尽量加粗,地线宽度最好大于电源线,以保证电路板的电气性能。
2、高频线处理
特殊处理:如采用差分对走线、加地线隔离等,以减少干扰。
避免平行布线: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边线应避免相邻平行,以免产生反射干扰。
3、避免环路
信号线环路:任何信号线都不要形成环路,如不可避免,环路应尽量小,以减少电磁辐射和干扰。
地线环路:信号与其回路构成的环面积要尽可能小,环路面积越小,对外的辐射越小,接收外界的干扰也越小。
4、走线优化
整齐划一:布线完成后,应对布线进行优化,使走线整齐划一,便于测试和维修。
关键信号优先:如电源、模拟小信号、高速信号、时钟信号、同步信号等,应优先布线。
5、布线规则
避免90°折线:尽可能采用45°的折线布线,以减小高频信号的辐射。
控制分支长度:尽量控制分支的长度,以满足信号传输的要求。
避免天线效应:一般不允许出现一端浮空的布线,主要是为了避免产生“天线效应”。
三、其他细节
1、焊盘与过孔设计
焊盘尺寸:应与元件引脚尺寸相匹配,焊盘边缘应有适当的过渡,以避免焊接时产生应力集中。
过孔尺寸:应根据电流大小和加工工艺要求确定,避免过孔过小导致加工困难和电流承载能力不足。同时,过孔应避免打在焊盘上,以免造成漏锡虚焊的问题。
2、阻焊层处理
覆盖区域:阻焊层应覆盖在焊盘以外的区域,以防止焊接时短路。
阻焊开口:面积应略大于焊盘面积,以避免工艺公差影响焊盘的可焊性。
3、热设计
满足热设计要求:所有元器件焊盘走线除特殊要求外,均要满足热设计要求,以确保电路板的稳定运行。
4、可制造性
选择合适的板材、线宽、间距和过孔大小: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考虑PCB制造商能力:设置相应的焊盘/过孔参数,确保设计的可制造性。
5、标注与同步
标注过程:标注是将设计更改从原理图传递到版图或从版图传递到原理图的过程。后向标注(版图到原理图)和前向标注(原理图到版图)是保持设计准确的关键。
同步设计数据:在任何重要的前向或反向标注步骤之前,应进行当前版本原理图和版图文件的备份和存档,不要试图在原理图和版图中同时进行更改。
6、条形码丝印设置
放置原则:条形码丝印应水平或垂直放置,不盖住焊盘、测试孔、不被拉手条盖住,便于读取信息。
位置与大小:距板边5mm,距离拉手条15mm,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如42*8mm、42*6mm、7*9mm等。
四、设计流程中的细节
1、前期准备
准备封装库和原理图:在进行PCB设计之前,首先要准备好原理图SCH的逻辑封装和PCB的封装库。
设置栅格和单位:为了对元器件和走线实现更加精细的布局控制,可以将器件栅格、敷铜栅格、过孔栅格和SMD栅格设计为合适的值。
2、PCB结构设计
绘制PCB板面:根据已经确定的电路板尺寸和各项机械定位,在PCB设计环境下绘制PCB板面。
放置接插件等:按定位要求放置所需的接插件、按键/开关、螺丝孔、装配孔等,并充分考虑和确定布线区域和非布线区域。
3、导网表与规则设置
导网表:将原理图传递到版图环境的过程中,传递器件信息、网表、版图信息和初始的走线宽度设置。
规则设置:根据具体的PCB设计设置好合理的规则,如线宽、安全间距、板层设置等。
4、检查与输出
网络和DRC检查:布线完成后,应进行网络和DRC(设计规则检查)检查,确保设计符合规则要求。
输出光绘文件:检查无误后,输出光绘文件和其他贴片资料,供PCB制板生产使用。
PCB layout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设计师具备扎实的电子基础知识、丰富的设计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在PCB layout设计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关注电气规则、机械结构、散热需求、信号完整性等多个方面的细节,确保设计出的PCB板既符合产品的性能要求,又具备良好的可制造性和可维护性。同时,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PCB layout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最新文章
- 智链PCB 数聚大湾区 造物数科受邀出席广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50人会第十三期圆桌会议
- 深度解析PCB打样工艺流程中的检查阶段
- 锡膏印刷全流程揭秘:PCBA制造的关键步骤
- PCB设计工具大盘点:主流专业软件全解析
- 如何优化流程,确保PCB打样按时交付?
- 提升PCB印制电路板电磁兼容性:你需要掌握的关键方法
- PCB电路板打样不顺利?可能是这些常见问题在作祟!
- 深入探究:PCB layout设计错误会导致什么后果?
- PCB印制电路板布局要求:新手入门指南
- 别让这些错误毁了你的PCB设计!